理学家普遍认为,“情”与“嗜欲”是不同的,方以智“以情之中节处表性天之理”,王阳明亦认为“情未必为恶”,只是情“不中节则为恶”。但是,理学家无不反对凿性纵情,以溺于声色货利者为“嗜欲”。至于情如何是“中节”?如何才是“不中节”?理学家们并不着力于此。他们多以无思、不立意、无累等来表达即情即性之圣境,如上文所引王阳明所言“七情有着,俱谓之欲,俱为良知之蔽”一语,意即七情着于一物,便是欲。同样,方以智根据“性则虚而遍满矣”之“遍满”,突显圣人之情“不落”一物,不“累于物”。他说:
何晏言圣人无喜怒哀乐,钟会等竞述之。王弼曰: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故体冲和以通无。其同于人者,五情也。故不无哀乐以应感。圣人之情,应乎物而不累于物者也,谓之无情过矣。[57]
上述是方以智转述王弼语,圣人因其“通无”而“不累于物”,如果王弼“所谓‘无’的实际内容,就是‘无私’和‘无伪’”[58],则与方以智所谓“无”的意义不全同。方以智所谓“无”除了“公”之外,亦为仁。圣人“通无”意即圣人“行止语言,无不处其极”,无时不透显“觌体”而与天道为一。圣人“不累于物”是由“圆满周遍”之“觌体”以揭示。天道流行,曲成万物而“贯”其中,没有偏私。圣人之心亦如天道之遍在,感物而动,不容私意参与其中。“不无哀乐以应感”意即:以物之当哀则哀、以物之当乐则乐,不以己私度之,以性之感应为然。何晏、钟会言圣人“无情”,非程明道所言“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之“无情”。程明道言圣人“无情”是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为话语背景的。方以智言“哀乐不能入矣”即为此“物来而顺应”之义,亦即王阳明所谓“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之义。方以智的“无”确有“无私”义,然此义必由“公心”之遍在与无执来贞定、由圣人仁心之化育契悟天道创生之实义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