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及此后十四年的悲惨历史,促使中国现代文学史产生了一个带有深刻历史投影的“东北文化现象”,出现了以萧军、萧红为代表的东北流亡作家的集体叙事,我们可将其形象地称为苦难的“东北叙事”。这一叙事不仅聚焦于九一八事变引动的东北创痛,同时也带有更为深沉的哲学思考,即根植、成长于黑土地的东北文化,在中华版图及中华民族数千年光阴中的地域定位、历史定位问题,如何理解这一动荡不休、灾变与生机并存的“苦难文化”,如何站在大中华的战略高度上正视复杂的“东北问题”,这对形成完整意义上的抗战文化认知至关重要。
这些因战乱被迫流亡的东北作家,他们心中怒燃着国仇家恨之火,他们眼中映射着黑暗与光明轮转的岁月期待,他们渴盼借笔下生动的人物之口获寻一个继往开来的“东北解答”。简言之,抗战时期流亡关外的东北作家们所要表述与传递的,不仅仅是日寇铁蹄下东北民众苦难的哀鸣,更有着对东北文化的反思,对东北出路的诘问。这种思考触动光阴,触及灵魂,触发了一系列纠结话题的梳理与引申,这绝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其内涵的巨大的现实意义,恐怕直到今天依然需要我们肃目以视、静心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