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为序列编码为数据整理和分析手段的研究相对行为类型编码要少一些。其中,以Portes为代表的研究团队在亲子沟通领域中较多采用这种编码方案进行研究。如Portes等人(1998)借助活动背景概念从亲子沟通过程中区分出如下11种有意义行为。
(1)儿童对父母的提问、陈述和刺激做出反应;(2)父母(或儿童)启动或结束任务操作;(3)父母问开放式问题;(4)父母问封闭式问题(要求儿童作是否回答);(5)儿童提问题或要求父母反馈或帮助;(6)儿童同意父母观点;(7)儿童打断父母;(8)儿童拒绝父母的帮助或忽略父母的刺激;(9)父母(或儿童)拒绝或反对对方的回答、要求更多的信息;(10)父母用肢体行为或语言引导儿童注意力;(11)父母给予积极的强化、鼓励和赞同。在结果分析中,他们运用因素分析方法,从上述11种行为中归纳出父母及儿童有效参与认知活动的几种行为(包括父母问开放式问题、儿童打断父母、儿童启动任务操作等),并将这些行为的组合称为“合作问题解决模式”。
Portes在其2000年(Portes,Cuentas & Zady,2000)的一项研究中区分出16种行为,根据研究中的亲子沟通过程增加了父母(或儿童)向主试寻求说明和指导、主试给予线索提示、父母打断儿童、父母用幽默的方式看待任务、父母校准儿童的绝对的或相对的陈述。但为了方便分析,研究者又按照沟通行为概念的接近性和在任务解决中功能的相似性将其中的一些行为合并为元认知援助(包括母亲的开放式问题和语言线索)、母亲的指导和对儿童的帮助(包括母亲提封闭式问题、命令、母亲用非言语行为提供线索)、母亲的强化和赞许(包括母亲的更正及对儿童反应的不满)、儿童的主动参与(包括儿童打断母亲、儿童向母亲提问)四大类行为。在结果分析部分研究者仍然采用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考察各种沟通行为在任务解决中的作用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