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开始贬值了。
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粟米的价格是200钱/斗。
武宗会昌三年(843年),粟米的价格是1000钱/斗。
蝗灾、旱灾、水灾和战争,还有漕运困难,任何一个因素都会让粮食价格飙升。另外,官员的货币工资却雷打不动,最终的结果就是钱变得不“值钱”。
钱变得不“值钱”了,不光是我们现代人的烦恼,唐朝官员和百姓更烦恼。我们的货币贬值,是有规律可预见的贬值,只要合理地调配开支,还可以支撑过去。
唐朝官员呢?说不定闹一场蝗灾,一年的工资就白发了。
唐穆宗时期,有位官员叫薛放,做过刑部侍郎、兵部侍郎,后来晋升为礼部尚书,就因为清廉耿直,不善敛财,最终让家庭到了破产的边缘(孤孀百口,家贫每不给赡,常苦俸薄。放因召对,恳求外任)。
安史之乱后,粮食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官员普遍较穷。至于解决办法,通常是申请调任地方官,因为中晚唐地方官员权力较大,收入也比较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