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y put holes in No-Form,
One a day,for seven days.
And when they finished the seventh
opening,
Their friend lay dead.
Lao Tan said,“To organize is to Destroy.” [66]
莫顿的翻译是意译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解决了音译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同时又避免了按照字典解释翻译成“chaos”引起的歧义。他翻译成“no-form”,读者可以根据对“form”的理解,而对该词的反义词“no-form”有形象上的认识。缺点是“no-form”只能说明浑沌在“无形”这一方面的特点,而不能涵盖浑沌所指恍惚、混茫等意思。结尾处,莫顿引用老子的话来阐明寓意“To organize is to Destroy”,这个释义是其他译文所没有的,而莫顿的诗体译文赋予了它较自由的阐释空间,对浑沌译名的不足有所弥补。
[1] 葛瑞汉认为《庄子》由多个作者写成,并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作者进行分类(参见《〈庄子〉:内七篇及其他作品》,1981)。爱莲心则认为《庄子》中统一的主题是“心灵转化”(参见《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2004)。前者对作者真伪质疑的贡献在于部分地解决了文本的历史问题,而不足在于容易引导读者过分关注文本段落间看似矛盾之处,却忽略了这些段落共同建构同一主题的实质,爱莲心的研究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笔者经过数次细读文本,也认为《庄子》内七篇中确实存在统一的意旨,并且通过与《论语》、《孟子》等其他诸子的著作比照也发现这样的解释更符合《庄子》的创作思维——意象思维。退一步讲,即便我们现在见到的文本顺序不是庄子本来的写作顺序,而是后人重新编辑而成的,有什么理由可以相信按照写作的时间排序就一定比按照主题一致性排列更加合理呢?况且目前对文本顺序的考证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而流传下来的内七篇按照主题分篇的方式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了,至少郭象注本已经流传了两千余年,又有什么理由认为近人的重新编排就比郭象注本更接近历史原貌呢?所以,如果我们基于《庄子》内七篇主题一致性而进行“意象”的传译分析,可以暂时悬置文本的历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