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经济区域中,京津冀是发展不平衡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原因主要在于,相较于北京和天津,河北的经济发展缓慢。由于产业结构差距的存在,在就业结构层次上的差异性也极为突出。2016年北京和天津的第三产业就业率均高达58%,而河北同一指标的比率仅为26%。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来看,北京和天津均处于高薪酬的水平(北京119928元、天津86305元),河北仅为55334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来看,河北的劳动力资源素质远低于京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占比仅为16%(北京54%、天津34%)。长期以来,河北的高端人才流向京津,然而回流的劳动力大多是中低端劳动者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六、现行制度与公共行政管理体制阻碍劳动力市场内部一体化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根本性缘由。首先,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由户籍为划定居民依据的供给制到改革开放后蓝印户口等新的户口形式,城乡户籍制度都阻碍了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虽然2014年国务院取消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然而,由于户籍改革涉及城乡和区域间不平衡的格局以及其他领域的制度,实行和协调难度大。因此,即使新户籍制度改革已经推行四年,众多“无形壁垒”仍在相关政策中有迹可循,其存在阻碍了改革的前进和深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