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唐代的褚遂良就称:“帝翻然追悔,情发于中,弃轮台之野,下哀痛之诏,人神感悦,海内乃康。向使武帝复用弘羊之言,天下生灵皆尽之矣。”(《旧唐书·褚遂良传》)
当代学者田余庆也撰文表示,正是由于武帝刘彻对自己的扩张政策感到悔恨,将治国路线由“尚功”调整为“守文”,从而“澄清了纷乱局面,稳定了统治秩序,导致了‘昭宣中兴’,才使西汉统治得以再延续近百年之久”。
从《轮台罪己诏》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武帝刘彻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转变:
其一,在治国路线和施政方针上,提出“禁苛暴”,即从严刑峻法的酷吏统治转向温和宽松的儒家仁政;
其二,在民生和经济方面,提出“止擅赋,力本农”,即从横征暴敛、竭泽而渔转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其三,在军事方面,提出“补缺,毋乏武备”,相当于从强势扩张、战略进攻转向了持重守成、战略防御。
民以食为天。无论在任何时代,作为“吃饭问题”和“粮食安全”的农业,都是国家的根本。尤其在古代社会,农业生产更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只有在民生富庶、经济繁荣、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国家的强大。武帝把丞相田千秋封为“富民侯”,便是取“与民休息,富养民众”之意。唐代的颜师古称之为:“欲百姓之殷实,故取其嘉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