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论以认识他国教育的独特性为认知性目的,并通过“本土生长”来实现“交流”的实践性目的。顾明远先生与薛理银认为,比较教育是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并提出以民族中心主义、科学主义、相对主义、国际主义为参照系统的国际教育交流模型,强调比较教育是在协商与互动之中进行并实现跨文化的交流。②
理解论则是在前一时期借鉴论的基础上,强调比较教育意在促进国际理解。王长纯教授提出,国际理解是比较教育的基本原则,比较教育学者需与国际教育交流对话,不断形成对教育经验与理论成果的新理解。③王长纯教授还将比较教育与中国儒家哲学思想相结合,提出“和而不同”应当是与国际比较教育对话理解的基本立场和态度,“一以贯之”应当是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④项贤明教授则从文化的角度提出,比较教育学家跨文化进行学术交流能够达成不同民族之间在教育方面的相互理解,形成不同民族关于教育现象的共识,并由此构成新的相互理解的基础,这也是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视野不断交融的过程。⑤
(三)比较教育研究对象
在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上,国别研究、专题研究仍然十分受重视,除关注教育宏观问题以外,还逐渐从传统的对国民教育系统或亚系统的比较研究,转向了对微观学习系统的比较研究。①比较教育研究对象不断扩展,将区域、国际组织等纳入研究对象中,表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钟启泉先生等人从比较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困境出发,以“比较课程与教学论”为切入点拓展了一个新的研究视域,认为课程研究必须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面向一线实践,实现名词“课程”向动词“课程”的彻底置换。②